通知公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选课须知

发布时间:2020-12-18 17:40:00

各院系及全校本科生:
  我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选课将于12月22日(星期二)开始,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选课时间安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选课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轮选课:2020年12月22日10:00——2020年12月25日16:00;
  第二轮选课:2020年12月28日10:00——2020年12月31日16:00;
  第三轮选课:2021年2月22日10:00——2021年3月5日16:00;(下学期开学前一周至开学后一周)。
  1.未注册学生不可进行选课。(如未缴费请至数据库“生活信息支付平台”进行缴费,如在支付时发生问题可以咨询财务处老师(62233384转0转382);第三轮选课期间,如未报到,请自行刷脸/刷卡完成报到,待完成注册,半小时后可正常选课。
  2.学生应在第一、二轮选课前完成评教,否则亦不能选课。
  3.请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选课。第二轮选课开始后可以对第一次选课的结果进行退选。
  4.第三轮选课时可以退选前两轮选课时选中的课程,也可以选修仍有余量的课程,选课处理方式为时间优先。(注:第三轮选课,抢选退课的名额不会立即放出,选课期间教务处将于每天中午12点开放抢选退课名额)
  5.如遇紧急情况需要调整选课时间,教务处会及时在校园网公告栏上发布信息。
  二、选课方法
  1.选课系统登录入口:
  1)直接登录教务系统(http://applicationnewjw.ecnu.edu.cn/eams/);
  2)在公共数据库登录页上,点击右下角“本科生选课快速入口”再登录;
  3)登录公共数据库后,在“我的首页”中“本科生选课”频道选择“学生选课(新)”。
  2.然后依次点击“课程管理”—“我的选课”进入选课页面进行选课。
  3.本次选课共分三轮。第一轮和第二轮选课学生使用意愿值进行选课,在每一轮选课开始时,每个学生拥有意愿值数额为10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给所选课程赋予一定的值,选课结束后系统再根据意愿值的大小进行筛选,每轮选课结束后意愿值清零。第三轮选课采用时间优先,即选即中的方式。
  三、选课特别提醒
  1.根据本科生学籍的有关规定,“除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外,单个长学期获得学分低于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的 10%且累计获得学分低于总学分的 10%*长学期数者”,将达到退学条件。
  2.请同学们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自行选修必修课和选修课,选课页面上方对于专业类必修课有红色字体提示,请同学们务必注意。
  3.同学们选课时可以点击课程名称查看课程简介并下载教学大纲预先了解课程安排。选课结束后可以在“课程管理”->“我的课表”查看相关信息。
  4.如果学生确因选课不当,造成修读困难,可在每学期期中,申请“期中退课”。注意期中退课不接受学生对以下课程提出的退课申请:1):学生个人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2):重修课程;3):体育类课程;4):已经结束的课程。请同学慎重选课。
  5.开课周期为前6周的课程从开学第一周开始不再开放选课,但是可以进行退课。
  6.一般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均面向非本专业同学开放。
  7.同学们在选课前应先阅读本专业培养方案(如培养方案有问题,请即刻联系院系教务老师调整),并进入系统中查看“课程管理->计划完成情况”,了解专业培养要求及个人修读完成情况,从而制定个人的选课与修读计划。
  8.为了能够合理的开展学习,教务处建议同学们每学期选课的总量,应以25学分左右为宜,最高不能超过32学分,其中重修课程学分不宜超过10学分,跨专业课程学分不可超过6学分。
  9.学生所有修读的课程都需在系统中进行选课,未选课者不能获得修读资格。学生在开学后两周内经试听可对所选课程进行调整(注:开课周期为前6周的课程和前两周未开课的课程在开学后无法调整),例如补选、退选部分课程。
  10.第三轮选课截止后不可进行退改选,也不存在试听课程的说法,如有课程需要调整必须在选课时间内完成调整。
  11.第二轮和第三轮选课期间开放跨专业选课和重修选课申请。所有重修课程均需缴纳重修费,缴费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轮选课结束后1-2周,具体时间以下学期开学前的第三轮选课通知和开学后的重修缴费通知为准。
  12.在第三轮选课结束前,学生需及时查看并确认自己本学期选课结果,确保选课与修读一致。进入系统依次点击“课程管理”à“我的课表”查看课程表,尤其需注意查看课程表下方的课程列表,因为有部分课程的上课时间由院系自行安排,无法在课程表中显示。只有课程列表中存在的课程才可以参加考试获得成绩
  13.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年预收。学生毕业时实际修读的课程总学分超出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量5学分以上部分,学校收取超额学分的学费(按最低学费标准125元/学分,留学生300元/学分),并在毕业学期结清。学生选修的所有课程(第二周后确认的修读课程)都将列入按学分收取学费的统计范围。重修课程和期中退课的课程不计。
  14.根据学校《本科生成绩管理试行规定》,除采用三级制成绩记录方式的课程外,其他所有课程都需计算绩点。
  四、各课程类别选课限制和选课说明
  (一)通识教育类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整体结构如下,请同学根据个人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情况选择对应类别课程进行修读。

分类 课程类别名称
通识教育课程 经典阅读 伟大的智慧
通识核心 理性、科学与发展
实践、技术与创新
思辨、推理与判断
价值、社会与进步
伦理、教育与沟通
文化、审美与诠释
分布式课程 科学技术系列
社会人文系列
文艺体育系列
教育心理系列
 
  表1
  对于2017级、2018级同学,缺少通识选修学分,可以选择新通识教育模块下课程进行修读。而原先缺少通识精品课程、四选一课程、教师综合素质系列等指定类别课程,可按照以下规则进行修读。(因课程类别较以往有所调整,在计划审核时无法自动归类,在获得成绩后教务处将统一进行归类,同学在计算自己的学分时可以先自行归至对应类别)
  原先课程类别 可选修课程
1 通识精品课程 选择经典阅读、通识核心分类下的课程修读,详细课程类别见表1。
2 文化传承类 选择《大学语文》、《国史纲要》、《国学原典选讲》、《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课程修读
3 数学统计类 选择《大学数学》、《数学文化》、《大学统计》课程修读
4 教师综合素质系列 课程类别搜索“教育心理系列”,选修课程
5 其他通识选修 通识选修课程缺少学分,可在通识教育课程分类下选择课程修读
 
  表2
  通识教育课程选课请注意以下事项:
  1.通识核心、经典阅读分类下的课程,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分别限选2学分(即最多通识核心选中2学分,经典阅读选中2学分)。
  2.学生选课应注意课程开设的校区,学校不为跨校区选课的同学提供特别班车;
  3.请学生注意自己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各类别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
  (二)通识必修类课程
  1.体育类课程:
  公共体育课为俱乐部课程,考核由所选项目课内考核(40%)、体能类项目测试(30%)、课外活动(30%)三方面成绩构成。课外活动成绩由学生选择参加一个课外俱乐部项目以及竞赛获奖获得。课外俱乐部的开设情况,学生在开的学后登录http://peclub.ecnu.edu.cn网站可以查询。
  如有疑问可咨询大体部邵名丽老师,联系电话54345139/mlshao@tyxx.ecnu.edu.cn。
选课注意事项:

  1)选修自选课项目必须先修读相应的基础班课程。比如选修《足球(高)》之前应先修读《足球》。
  (2)保健班是专为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同学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不能在系统中选课,学生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持县、区以上医院证明,到体育与健康学院大体部邵名丽老师处办理参加保健班选课手续。(注:保健班成绩记录方式为三级制,获得成绩不计绩点)
  (3)因未选上课和因人数不足开课规定(15人以下)而被强行退课的同学请在第三轮选课退改选或者以后学期修读公共体育课。
  (4)为防学生不熟悉场地,每学期第一次公共体育课上课地点如下:
  中山校区:晴天在共青场,雨天在学前楼大厅。
  闵行校区:东田径场(靠近虹梅路)。
  (5)公共体育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并计算绩点,不合格必须重修。重修时原则上选修原来修读的体育项目,如有重修其他项目需要到大学体育教学部邵老师处办理,具体见本通知“重修课程的选课”。
  2.英语类课程:
  2020级学生按照个人入学英语分级考试的分班情况,按照如下表格逐级修读。

班级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英语A班
提高班
(10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听说(高级)(2分)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高级)(2分)
学术英语写作(高级)(2学分) 指定选修课(4分)
英语B班
普通班
(10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听说(2分)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2学分)
学术英语写作(2学分) 指定选修课(4分)
英语C班
(10学分)
大学英语I
(3学分)
大学英语II
(3学分)
大学英语III
(2学分)/
体育英语I(2学分)
大学英语IV
(2学分)/
体育英语II(2学分)
英语D班
(10学分)
大学英语预备级(2学分) 大学英语I级(3学分) 大学英语II
(3学分)
大学英语III
(2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需修读10学分公共英语课,建议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修完学分,也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安排在第八学期前修完学分。
部分2020级学生第一学期免修英语课程,自第二学期起此部分学生同英语A班一起上课,需自行选修《学术英语写作(高级)》课程。

  学有余力的C班和D班的学生也可修读拓展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但所获得的学分只认定为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不能充当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学分。
  艺术、体育类学生第一、第二学期均须修读大学英语I(3学分)、大学英语II(3学分)。第三、第四学期艺术类学生须修读大学英语III(2学分)、大学英语IV(2学分);体育类学生须修读体育英语I (2学分)、体育英语II(2学分)。
  大学英语IV课程中夏萍老师的班级为音乐试点班、张海明老师的班级为设计试点班,仅面向指定专业开放。
  课程替代方案

  课程信息 替换课程
1 学术英语阅读(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2学分)
2 学术英语听说I(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听说(2学分)
3 学术英语阅读(高级)(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高级)(2学分)
4 学术英语读写(高级)(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高级)(2学分)
5 学术英语听说I(高级)(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听说(高级)(2学分)
6 学术英语听说(高级)(2学分) 通用学术英语听说(高级)(2学分)
7 学术英语听说II(2学分)、学术英语听说II(高级) 替代课程为听说类选修课
选课前请联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确认
 
  联系方式:大学英语教学部王丹丹老师,联系电话62232207/ddwang@fl.ecnu.edu.cn。
  5.思政类课程:
  自2020级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3学分改为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由原本的5学分改为3学分。
  思政课修读方案

课程名称 2020级修读学分 2019级及往届学生修读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学分 3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学分 5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学分 3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
3学分
2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选择性必修课
2学分  
形势与政策 2学分 2学分
 
  思政类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最多限选5学分。
  转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2020级培养方案思政课模块修读,亦可选择2019级培养方案思政课模块修读。
  2019级以及往届同学有关思政课课程修读的替代方案

  课程名称 替代方案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2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学分)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学分)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学分)
4 2019级及往届生中,选择修读了新课程体系中部分替代思政课程,且也修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但仍不满足思政课总学分(16学分)的同学, 可以修读思政课程中的“选择性必修课”,来完成思政课模块的修读
 
  思政类课程重修不可申请重修免听。
  如有其他问题可以详细咨询马院高兴丽老师,联系方式54345062/gaoxingli816@126.com.
  6.计算机类课程:
  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是学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需修读5个学分的公共计算机课。

开课学期 课程信息 备注
第一学期 《大学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基础》(2分)
《大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可视化》(2分)
《大学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基础》(2分)
《编程思维与实践(上)——和计算机做朋友》(2分)
《计算机科学中的伟大思想(上)——计算、数据与系统》(2分)
必修(五选一)
第二学期 《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2分)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2分)
《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2分)
《编程思维与人工智能实践》(2分)
《编程思维与实践(下)——探索数据的世界》(2分)
必修(五选一)
第三、四学期 《计算机综合实践》(1分)
《计算机综合实践(数字媒体技术和专业融合)》(1分)
《计算机综合实践(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和专业融合)》(1分)
《计算机综合实践(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和专业融合)》(1分)
必修(四选一)
 
 
  第1学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开设《大学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基础》、《大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学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编程思维与实践(上)——和计算机做朋友》、《计算机科学中的伟大思想(上)——计算、数据与系统》,五门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计算机水平能力选择一门学习。
  第2学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领域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编程思维与人工智能实践》、《编程思维与实践(下)——探索数据的世界》,在第一学期相应课程的基础上选择其一。
  第3学期—第6学期安排了与专业深度融合的《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具有的应用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来解决完成和学科领域或生活相结合的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认可的计算机类竞赛,结合上海市高校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证书,经认定后可免听《计算机综合实践》获得相应的学分。详细浏览http://www.cc.ecnu.edu.cn/cybgxz/list.htm网站,下载相关说明和申请文档,或咨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常丽老师,联系电话62232015/lchang@nbic.ecnu.edu.cn。
  (三)跨专业选修课程
  为打破专业壁垒,实行更加开放的选课机制,使学生有机会修读跨年级、跨专业课程,享受综合性大学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本学期全校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继续向其他专业开放10%名额,第二轮和第三轮选课期间学生可以进入跨专业选课通道进行选课。
  1、每个学生每学期选修跨专业课程不能超过6个学分。
  2、学生修读“跨专业课程”,选课前应通过课程大纲充分了解课程授课要求,先修读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以免造成学习困难。
  3、修读“跨专业课程”确有困难的,学生可在第8周在教务系统申请办理“期中退课”,期中退课需按学分缴纳学费。
  4、选课时可以点击课程名称查看考试时间(考查课除外),但系统不对你所选的多门课程的考试时间是否冲突进行判断,如果选修的“跨专业课程”与本院系课程考试冲突,学生应优先申请本院系课程缓考。学生参加缓考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申请手续。
  5、学生修读的“跨专业课程”,可充抵分布式课程学分。如果修读的“跨专业课程”在内容、要求及学分上不低于主修专业相关课程,经学生申请,课程所在院系批准,可以替代主修专业同类课程。
  五、重修课程的选课
  学生申请重修在第二轮和第三轮选课开放时在选课系统中完成,学生在选课界面中可以查看已修课程,如该课程已开课,则可以进行重修选课。重修课程可以先至系统进行免听申请,随后下载免听申请单,经由任课教师签字后交至开课院系备案(请至本科生教学管理系统-课程管理-免听申请,申请免听)。体育课、思政类课程重修不可申请重修免听。
  学生在选课界面选课时,正常选课时按钮为“选课”,如果所选课程是已修读过的课程,按钮会显示为“重修”。
  六、注意事项
  1.重修课程需在第3周到第4周期间至“教务系统-重修缴费”模块缴纳重修费用(具体时间请在下学期开学后关注教务处和学校主页网上公告),未按时缴纳重修费视为放弃重修,系统进行统一退课,之后不再进行重修补办。
  2.公共体育课的重修如需更换项目,需要到大学体育教学部邵老师处办理重修选课手续。联系电话为:54345139/62232197/mlshao@tyxx.ecnu.edu.cn。
 
 3.学生补考、缓考按照学校《本科生补考、缓考及重修管理细则》执行。

教务处
2020/12/18

上一篇:2020年12月研究生考试期间辅修专业调课安排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辅修专业期末考试方式汇总

版权所有 © 2011《全球教育展望》编辑部 沪ICP备05003394
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200062